61岁母亲在飞机上猝死,隐匿危机下智能心电衣可为生命赢得时间

2025-02-16 16:00

2月15日,福建泉州的王女士(化名)发布视频称,其母亲在乘坐四川航空3U6979航班途中不幸离世。2月13日,王女士的母亲从达州金垭机场飞往泉州,原定5点半落地的航班,却在6点多传来了母亲送医抢救且已无心跳的噩耗。王女士透露,母亲被送往医院抢救了1小时左右,最终被诊断为猝死。据报道,航司表示已尽到法律上的关照和服务,事发时乘务组广播寻找医生未果,并按程序为旅客吸氧及实施心肺复苏。

 

王女士称,航空公司还原了事发经过:母亲在登机前曾去卫生间呕吐一次,飞行过程中空乘人员3次询问其身体状况,均未发现异常,直到第4次询问时才发现母亲昏迷,此时距离降落还有约半小时。王女士表示,母亲今年61岁,患有高血压,但近两年没有严重疾病,平时还热爱跳广场舞,事发当天中午还给她发了跳舞的视频。

 

高血压本身就是巨大的定时炸弹

高血压被称为“无声杀手”,即使患者日常活动看似正常,长期未控制的血压仍可能引发血管弹性下降、心肌代偿性肥厚等结构性改变。这些损害在应激状态下可能突然引发主动脉夹层、恶性心律失常或脑出血。

 

飞行过程中的气压变化、久坐、脱水等因素可能导致血压波动,若患者血压控制不佳,可能触发血管破裂或心脏负荷骤增,进而引发猝死。王女士母亲登机前的呕吐,可能是高血压导致颅内压升高或心脏功能异常的早期信号,但未引起足够重视。

 

每个人是自己生命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王女士母亲的悲剧引发了网络上广泛讨论。有人认为,乘务人员在危急情况下已尽到救助责任,应予以鼓励和奖励,而不应将全部责任推给航空公司。心源性猝死的黄金抢救时间仅为4-6分钟,而飞机上缺乏专业医疗设备(如AED),可能限制了救治效果。在缺乏急救人员和设备的情况下,保护好自己是最佳选择。

 

12导联智能心电衣的出现为心脏健康监测提供了一种便捷、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款由深圳市善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可穿戴医疗器械,已获得国内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它通过在衣物中嵌入10个柔性织物电极,能够24小时实时监测心电数据,通过AI算法,心电衣能够对异常心电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并在发现异常时后台发出警报。

 

12导联智能心电衣外观类似于普通运动背心,穿着舒适,不影响日常活动。无论是工作、运动还是休息,用户都可以全天候佩戴。它能够24小时持续、精准地监测心电图(ECG),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脏问题。不仅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还适用于亚健康人群、运动爱好者等。

 

这对于像王女士母亲这样的高血压患者来说,穿戴智能心电衣能够在早期发现潜在的心脏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避免悲剧的发生。心电衣采集的数据可以通过云端传输至医疗机构,医生可以远程查看患者的心电数据,进行诊断和治疗建议。这对于长途旅行或偏远地区的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王女士母亲的悲剧,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心脏健康监测的重要性。如果王女士母亲在登机前佩戴了12导联智能心电衣,心电衣可能会在她出现呕吐、恶心等早期信号时后台及时发出警报。后台人员在接到警报后及时告知家属,可以立即采取措施,如调整座位、提供氧气、提前备好急救设备等,为抢救争取宝贵的时间。

 
相关新闻

站点地图 Powered by benefm

© 2025 深圳市善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585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