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ST-T改变?
ST段是心电图一个心动周期的一部分,ST段与心脏的舒张期有关系,ST段的改变表示着心脏的冠脉供血出现了一定的问题。ST段的改变分为ST段抬高和ST段压低。
ST段抬高表示在心外膜心肌细胞缺血或有透壁性的损伤性改变了心肌细胞,短暂的ST段抬高,一般往往提示可能有变异性心绞痛,如果ST段持续性的抬高,就要警惕心梗的发生。
而ST段压低一般是心内膜下的缺血,而且压低的程度与缺血程度相关,也就是说压低得越厉害,就表示缺血的程度越严重。心跳很快的时候出现轻微的ST段的压低有可能临床意义不是很大。但是如果老年人出现ST段的改变要引起警惕,应该及时就诊。

大体上可以将其分为“非特异性ST-T改变”和“特异性ST-T改变”。
非特异性ST-T改变很常见。这些改变可见于几乎所有的导联,也可以见于相邻导联,如下壁、侧壁或前壁导联。特异性ST-T改变是指不同的病理生理状态下可出现特定的ST-T改变。

ST-T改变是怎么引起的?
引起ST-T改变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包炎、心肌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室肥大、束支阻滞等都可能影响到ST-T段。脑出血、脑梗死、脑外伤等神经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也会影响ST-T段改变。此外,电解质紊乱、功能性改变、药物因素等也是ST-T改变的成因。

ST-T改变就是心肌缺血吗?
心肌缺血是引起ST-T改变最常见、最重要的病因。但ST-T改变不能完全等同于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心肌缺血往往是由冠心病引起的,由于冠状动脉狭窄、痉挛或阻塞等导致心肌供血、供氧不足的病理生理状态。出现心肌缺血的患者很容易出现胸部紧缩感、胸骨后疼痛等症状。
心肌缺血又可分为心内膜缺血和心外膜缺血,分为急性和慢性的,比如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发作的时候表现为急性心肌缺血,心电图出现典型的ST-T改变,并且患者有相应的胸痛症状。
而有些患者静息心电图正常,而动态心电图有ST-T的演变过程,结合发病时症状才能考虑心肌缺血。临床上诊断心肌缺血一般要依靠运动试验,也就是在跑步机上持续观察心电图变化,看看有没有动态演变,如果运动试验提示结果为阳性的,才考虑心肌缺血。
综上所述,如果看到心电图ST-T数值的改变就单纯理解为心肌缺血,是不严谨的。缺血情况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等综合评估才能下结论哦!

深圳某能源集团某员工使用12导智能心电衣进行心脏健康筛查,
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报告筛查结果如下:






筛查结果:异常
危险指数:★★★预测风险较高,需要结合临床进一步诊治和定期复查
就医指导:
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中老年人首先警惕心血管疾病,不管是否有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都应该积极就诊,进一步完善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脏彩超、冠脉造影等相关检查明确心电图改变的原因,以免错过最佳诊治时间。3个月后复测动态心电图,改善自身心脏健康状况。
生活习惯建议:
1、饮食方面,一定要清淡饮食,低盐低脂优质蛋白质优食,控糖限酒,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2、抽烟的人一定要戒烟,不仅不要主动抽烟,另外还要注意不要被动抽烟,因为被动抽烟、抽二手烟危害同样较大;
3、限制饮酒,如高度酒、烈酒、白酒,坚决避免饮用,可以饮用少量红酒;
4、作息一定要规律、不要熬夜晚上11点前休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也很重要;
5、要有平和心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