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台风“杜苏芮”和冷空气共同影响,京津冀地区遭遇极端强降雨,多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据气象部门统计,7月29日至8月1日,河北省邢台市累计降水量达1003毫米,几乎在三天里下了大概两年的雨量;北京地区累计降水量超过700毫米,为140年以来排位第一。
除了阴雨和台风,现在还处于三伏天的“中伏”时期,全国各地受全球变暖和厄尔尼诺事件下出现极端高温。今年以来“最强高温”的炎热天气正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扩张地盘,多地进入旷日持久的“炙烤模式”。
气温变化是心血管的劲敌,研究显示,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下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会明显上升。一方面,身体为了散热,会使体表的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心脏等器官的供血相对就少了;另一方面,气温升高,心跳、血流速度会加快,心肌耗氧量也会随之增加。
一边是烈日当头,一边却是暴雨倾盆,“一冷一热”折腾,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风、心梗、甚至猝死的风险。原本心脏健康的人,这样的天气也会也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状况。
如何规避健康风险?
1、避免涉水,小心护足
风雨交加的天气,趟过积水后鞋湿透了是常有的事,但是中老年人要特别注意,千万别让脚在湿湿的鞋里“闷”着,及时用纸巾或软布将足部的污水擦干,免受真菌感染的同时也要避免腿部着凉。
![](/uploads/1/image/2023/09/20230908084235687_tleynzd25uma.jpg)
2、温差不要太大
不少人会长时间身处温度过低的空调房,一出门又走到高温的环境中,很容易导致血管急剧收缩或扩张,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梗或脑梗。当天气闷热、空气湿度大时,室内开空调但温度不要太低,隔几个小时要开窗通风。
![](/uploads/1/image/2023/09/20230908084242458_pkwgpk789w2l.jpg)
3、随时监测身体状态
暴雨天气对心脑血管疾病影响较大,如果有心脑血管疾病,此时更应关注身体健康数值,定时监测血压、心率等情况,家庭备好可穿戴心率监测设备——十二导智能心电衣,在家做动态心电图监测,如果出现不适,及时到医院检查。
![](/uploads/1/image/2023/09/20230908084307047_wnx8qs57bmbr.jpg)
自行涂抹导电膏,不需要专业医生指导
![](/uploads/1/image/2023/09/20230908084315971_tifiiw8u3qsg.jpg)
老人自行穿戴十二导智能心电衣
![](/uploads/1/image/2023/09/20230908084328226_kspejz9xlnqz.png)
线上实时查看动态心电图
4. 规范用药
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定期进行健康随访,加强对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药。一定根据医嘱和监测指标调整药物,切不可自行随意停药。
每到夏季,我们的身体总会受到更多的“考验”,前有高温酷暑,后有暴雨倾盆,照顾好自己的同时,也要注意家中老人的健康,避免心血管疾病“突袭”危害生命,下雨天交通不便,若发生心脏恶性事件,还可能耽误救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