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是突发的,但是并非毫无征兆!
心梗可以说是疾病中非常重的一种,但心梗其实有三次报警,就看大家有没有听到“报警声”。
第一次报警:无声的报警
如果生活不够健康,就容易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越来越近,离冠心病越来越近。
这是第一次报警,但这次报警,不是那么声势浩大,而是潜移默化地在报警:长期抽烟酗酒、久坐不运动、肥胖、不健康饮食、熬夜、工作强度大.....
这些习惯越多,说明得冠心病的风险越高,所以一定要尽快改掉不良生活习惯。如果父母在55岁之前得过心梗或放过支架、搭过桥,也需要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拥有上述这些不良习惯的人都应定期查查血压、血糖、血脂,如果发现三高,一定积极正规控制,并长期监测。
有家族史、高危因素、三高等,是心梗第一次报警,这次报警很友善,不会造成很大伤害,只要足够重视,就不会发生心梗。但如果若无其事,心血管狭窄就可能进一步加重,甚至发展为冠心病,甚至发展为心梗。
第二次报警:明知三高不控制/已知冠心病而未正规治疗
有很多人明知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但是却从不在意。殊不知,三高会导致血管垃圾加速增加,进而导致心血管狭窄,引起冠心病。
如果已经确诊了冠心病,却不按照正规的方案治疗,甚至选择保健品来治疗冠心病。最终会导致冠心病加重,甚至形成血栓,引起心梗。
所以,三高不控制就是心梗早期的报警;冠心病不正规治疗,就是心梗在报警。
第三次报警:反复发作心绞痛
心梗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心绞痛,每一次心绞痛都可能是心梗最后一次报警!
心绞痛是心肌组织梗死风险来临前最常见的一种警报,尤其是具有不稳以及稳定性心绞痛,更是和心肌梗死并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足见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危险影响程度也是旗鼓相当。
但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错过了一次次报警,最终导致心梗发生,甚至导致死亡呢?
原因可能在于,有些心梗预兆,被患者忽视了。
如何及时收到心梗报警?
猝死前8小时是发现和治疗的黄金时间,但其实在病人猝死前2—3天心电波形就已发生变化,通过24小时在线监测和智能诊断,可为病人提供预警。
这时候,一件智能心电衣,就成了我们贴心的“私人医生”。
善行医疗十二导联智能心电衣是通过柔性电极,整合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技术,打造的长程智能化心电记录仪。其穿戴便捷,舒适,可实现心电、呼吸、血压、心率变异性、睡眠等数据的24小时无间断采集、实时传输和计算。且将心电情况同步至手机端,用户使用手机APP即可轻松查看心电相关指标。
善行医疗智能心电衣与云端数据库连接,穿戴者的心电波形、心率、血压、呼吸等生理信号可实时上传至云端数据库,通过多生命体征信息的特征提取与异常识别算法,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疾病风险信号筛查 ,对心脏—睡眠—血压-血脂等信息进行智能判断。用户每天可以利用APP结果来进行精神压力管理、机体疲劳管理、睡眠管理、运动管理等,让自己更科学的调整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