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指自发产生于希氏束分支以下的特殊传导系统或心室肌,连续出现3个及以上的异常心室搏动,且频率大于100次/分。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多见于有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轻者可无症状或症状较轻,重者可表现为心慌、胸闷、心绞痛,甚至休克、晕厥等症状,此类患者极易发展成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可危及生命,应积极治疗。
就诊科室
心胸外科、心血管内科、急诊科
流行病学
我国10余年前的一项研究显示,国人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为41.84/10万,明显低于美国的年发病率(约100/10万左右),推算每年心脏性猝死的总人数约54.4万。但因我国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仍在以较快的速度上升,推测我国心脏性猝死的发病率亦会增加。
多数心脏性猝死的原因为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男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症状体征
室速的临床表现视心室率快慢、发作持续时间、是否合并心脏疾病及心功能状态的不同而不同。
1.非持续性室速患者
无症状或有轻度的心慌心悸等。
2.持续性室速患者
多与心脏器质性疾病有关,患者可表现为心慌、胸闷、心绞痛、少尿、气急、头晕、黑朦、血压降低等症状,严重者可发展至心室颤动,出现休克、晕厥等表现,可导致心脏骤停和猝死。
相关检查
● 影像学检查
主要针对心脏的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心脏结构及血流情况,判断室速是否由心脏器质性疾病引起。常见的心脏影像学手段具体如下。
● 胸部X片
显示心脏和肺脏某个层面的图像,可发现患者是否有心影增大的表现。
● 胸部CT
相较于胸部X片可提供更清晰、更多层面的心脏图像。
● 胸部MRl
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心脏的血流情况。
● 超声心动图
可帮助医生识别患者发生血流不良、心脏瓣膜异常及心肌受损的具体部位。
● 冠状动脉造影
可清整显示患者发生血流中断的心肌组织。
● 心电图
可穿戴12导联智能心电衣(动态心电记录仪)检查,心电图是诊断室速的重要方法,还有助于同其他类型的室速进行鉴别。
-
频率:通常可达100~250次/分,其中持续性室速的频率通常可稳定在180次/分左右。
-
节律:持续单形性室速节律相对整齐且规则,而多形性室速的节律不齐且不规则。
-
QRS波形态:一般表现为宽大畸形的形态,还伴有ST-T段改变。
-
室房分离:即心房产生的P波与心室产生的QRS波失去原有固定的关系。
-
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即产生形态介于正常与异常之间的室性融合波,是确诊室速的重要诊断依据。
健康小知识
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日常应注意避免诱发因素,降低病情发作的风险。遵医嘱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并积极控制各相关基础疾病。
1.避免劳累,注意休息。
根据临床医生的处方,按时按量用药。
2.平时留心记录症状发作的持续时间、频率和状态,定期复诊。
3.如果症状发生改变、恶化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尽早就诊咨询医生,如实告知病情,以利于及时应对。
室性心动过速是十分严重的心律失常,必须进行预防。应努力寻找及治疗诱发与维持室性心动过速的各种可逆性病变,例如缺血、低血压与低血钾等。治疗心衰有助减少室速发作的次数,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阻滞时,心室率慢,易发生室性心动过速。